2019年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公示
2019年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结果公示
根据《关于举行2019年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》精神,各区县在初评的基础上推荐上报参评论文共216篇,经过专家分散评审和集中评审,评出一等奖32篇,二等奖63篇,三等奖79篇。
现将拟获奖名单予以公示(见附件)。公示时间:2019年10月9日-13日。如对公示内容有意见或要反映情况,请以书面形式反映。以单位名义反映,须加盖单位公章;以个人名义反映者,请署真实姓名并留联系电话。
反映意见联系人:李老师,63620521
附件:2019年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文评选拟获奖名单(排名不分先后)
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
2019年10月9日
附件
2019年重庆市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优秀论评选拟获奖名单(排名不分先后)
序号 |
区 县 |
学 校 |
姓 名 |
论文标题 |
获奖 等级 |
1 |
巴南区 |
大江中学校 |
黄嫄嫄 |
初探历史人物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方法及实际意义 |
一等奖 |
2 |
北碚区 |
重庆市朝阳中学 |
汪玉梅 |
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策略探讨 |
一等奖 |
3 |
璧山区 |
重庆市璧山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|
黄显松 |
核心素养观照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策略初探——以人教版八年级(上册)《内战爆发》为例 |
一等奖 |
4 |
大渡口区 |
重庆市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校 |
李恩泉 |
案析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”观念的有机渗透 |
一等奖 |
5 |
大渡口区 |
重庆市第九十五初级中学校 |
葛新 |
基于家国情怀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——以《辽、西夏与北宋的并立》一课为例 |
一等奖 |
6 |
大足区 |
大足中学 |
陈小燕 |
新课改理念下的部编教材学法指导策略初探 |
一等奖 |
7 |
大足区 |
重庆市大足城南东序学校 |
夏李 |
新时期初中历史师生互动教学策略分析 |
一等奖 |
8 |
合川区 |
西南大学银翔实验中学 |
杜辉 |
浅论基于“历史解释”素养的课堂问题设计 |
一等奖 |
9 |
九龙坡区 |
重庆市育才中学 |
朱姝、张志华 |
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初探——以人教版“经济体制改革”为例 |
一等奖 |
10 |
九龙坡区 |
重庆市育才中学 |
张昕 |
复兴路上的历史教学——初中历史教师未来发展之再思考 |
一等奖 |
11 |
南岸区 |
重庆市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|
王莹 |
计量史学视野下初中历史数据运用优化路径——以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为例 |
一等奖 |
12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南开中学 |
张超 |
浅论当下移动电竞游戏中的历史谬误 |
一等奖 |
13 |
沙坪坝区 |
重庆一中 |
钟珊 |
浅谈学术成果在历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|
一等奖 |
14 |
沙坪坝区 |
南开中学 |
陈欣 |
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之——培养全球胜任力 |
一等奖 |
15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 |
林芝 |
从历史地图的利用探索时空观念的培养——以“宋代经济的发展”一课为例 |
一等奖 |
16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 |
匡玲娟 |
谈谈初中历史体验性作业的设计策略 |
一等奖 |
17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 |
邓瑞珍 |
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 |
一等奖 |
18 |
潼南区 |
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|
漆怀梅 |
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——以《宋代经济的发展》一课为例 |
一等奖 |
19 |
万州区 |
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 |
熊国成 |
简说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课文各板块(栏目)的功能作用及处理策略 |
一等奖 |
20 |
巫山县 |
巫山初级中学 |
陶举奎 |
如何把握历史课堂的大视野与小细节 |
一等奖 |
21 |
永川区 |
萱花中学 |
龚恩园 |
例谈家国情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涵养——以《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》设计为例 |
一等奖 |
22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李泽 |
对新高考背景下初高中历史教学衔接问题的思考 |
一等奖 |
23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袁勇 |
新课改背景下优质课的“新”特征 |
一等奖 |
24 |
渝北区 |
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|
倪晓燕 |
让历史课堂鲜“活”起来 |
一等奖 |
25 |
渝北区 |
渝北中学 |
杨明芬 |
围绕人文立意建构历史课堂——例谈“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” |
一等奖 |
26 |
渝北区 |
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 |
王莉敏 |
初中历史教学:关注“人”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|
一等奖 |
27 |
渝中区 |
重庆巴蜀中学 |
何南方 |
初中历史学科备课组建设的有效路径探究 |
一等奖 |
28 |
渝中区 |
重庆巴蜀中学 |
王浪花 |
让历史教学在灵魂中凝练、升华——以部编本《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》为例 |
一等奖 |
29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 |
杨春梅 |
历史课堂教学中,如何凸显“问题意识”? |
一等奖 |
30 |
长寿区 |
川维中学 |
郑利容 |
巧用“学习活动”助力“学科核心素养”落地 |
一等奖 |
31 |
长寿区 |
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|
易颖 |
巧用中国古诗词教学让核心素养“落地” |
一等奖 |
32 |
长寿区 |
长寿第一中学校 |
汪传红 |
初中历史地图教学策略 |
一等奖 |
33 |
北碚区 |
重庆市朝阳中学 |
邹婷 |
浅挖初中历史教材中思想史部分蕴含的家国情怀素材——以新川教版为例 |
二等奖 |
34 |
北碚区 |
重庆市江北中学校 |
熊春梅 |
深化全息育人 提升核心素养——浅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下的“全息育人”研究 |
二等奖 |
35 |
北碚区 |
重庆市朝阳中学 |
明秀丽 |
浅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|
二等奖 |
36 |
北碚区 |
重庆市第四十八中学校 |
曹环露 |
浅谈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 |
二等奖 |
37 |
北碚区 |
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|
徐川 |
灵魂的建构:历史课堂教学立意确立的几条途径 |
二等奖 |
38 |
北碚区 |
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 |
李雪 |
初中历史课堂培养家国情怀的体验教学实践探究——以《鸦片战争》为例 |
二等奖 |
39 |
璧山区 |
璧山中学校 |
徐银春 |
“智慧课堂”平台助力初中历史材料教学——以《盛唐气象》为例 |
二等奖 |
40 |
璧山区 |
璧山中学校 |
汤智慧 |
历史的智慧,源于历史的理解 |
二等奖 |
41 |
璧山区 |
璧山中学校 |
王继东 |
基于智慧课堂的初中历史教学初探 |
二等奖 |
42 |
大渡口区 |
重庆市民族初级中学校 |
陈凤 |
浅谈初中学生在历史课本作批注的方法 |
二等奖 |
43 |
大渡口区 |
重庆市第九十五中学校 |
梁娅红 |
浅谈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落实——以《东汉的兴衰》一课为例 |
二等奖 |
44 |
大渡口区 |
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|
范玉骄 |
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立意提升——以《宋元时期的都市与文化》为例 |
二等奖 |
45 |
大足区 |
中敖中学 |
蒋永鸿 |
深度学习视角下初中历史教学策略分析 |
二等奖 |
46 |
垫江县 |
重庆市垫江中学校 |
曾皓 |
让历史课堂成为孩子的精神家园——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教育 |
二等奖 |
47 |
垫江县 |
垫江县第十中学校 |
徐大远 |
以“隋唐时期”教学为例,培育“史料实证”素养,提升学生材料分析能力和答题技巧的策略初探 |
二等奖 |
48 |
丰都县 |
丰都实验中学 |
王洁 |
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|
二等奖 |
49 |
丰都县 |
三建乡中心学校 |
陈军 |
初中历史探究式学习的运用 |
二等奖 |
50 |
奉节县 |
朱衣初级中学校 |
许尊国 |
浅谈部编七年级历史新教材“材料研读”模块的教学 |
二等奖 |
51 |
奉节县 |
奉节中学校 |
刘娇 |
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“情感态度价值观”的培养 |
二等奖 |
52 |
涪陵区 |
涪陵十五中 |
谭礼碧 |
在反思中成长 |
二等奖 |
53 |
涪陵区 |
涪陵九中 |
周蕾 |
历史课堂灵魂——家国情怀的培养 |
二等奖 |
54 |
合川区 |
合阳中学 |
蒋勇 |
让历史走进生活,在生活中感悟历史 |
二等奖 |
55 |
江津区 |
聚奎中学 |
刘炽焱 |
浅谈历史图片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——以《宋代经济的发展》为例 |
二等奖 |
56 |
九龙坡区 |
重庆市第六十五中学 |
蒋巧妹 |
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策略 |
二等奖 |
57 |
九龙坡区 |
重庆育才中学 |
黄秋月 |
历史教学中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——以《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》为例 |
二等奖 |
58 |
九龙坡区 |
重庆育才中学 |
朱姝、张志华 |
关注学生成长 回归教学原点——基于“东汉的兴亡”一课的教学思考 |
二等奖 |
59 |
梁平区 |
重庆市梁平区第一中学校 |
高礼建 |
例谈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|
二等奖 |
60 |
南岸区 |
教科院巴蜀实验学校 |
谢静 |
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地图运用问题及对策分析 |
二等奖 |
61 |
南岸区 |
重庆十一中学 |
张艳 |
基于口述历史教学的初中历史核心素养研究 |
二等奖 |
62 |
南岸区 |
重庆市南岸区教师进修学院 |
胡文平、苟学珍 |
提升学生历史思维品质的教学策略——九年级主题复习课《中外文明的交流》 |
二等奖 |
63 |
南川区 |
重庆市南川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 |
杨凤 |
立足家国情怀,打造有温度的历史课堂 |
二等奖 |
64 |
彭水县 |
普子中学校 |
姚鑫 |
从民生和经济发展视角品评三国鼎立时代 |
二等奖 |
65 |
彭水县 |
思源实验学校 |
王代群 |
如何在翻转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史观 |
二等奖 |
66 |
綦江区 |
古南中学 |
蒋袁莉 |
关注学生身心特点,创设愉悦课堂 |
二等奖 |
67 |
綦江区 |
綦江区教科所 |
蔡长发 |
浅谈初中历史课堂的点线结合建模,史论互证施教——以《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》为例 |
二等奖 |
68 |
黔江区 |
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|
万灵敏 |
万绿丛中一点红,动人春色不须多——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寻找“亮点” |
二等奖 |
69 |
黔江区 |
黔江区黄溪初级中学校 |
程永阳 |
统编初中历史教材对教师的学科素养的要求 |
二等奖 |
70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大学城第三中学校 |
游小凤 |
中学历史教学中文字史料的选用原则 |
二等奖 |
71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市青木关中学校 |
杨炜佳 |
以知识脉络图的方式培养历史解释的素养 |
二等奖 |
72 |
石柱县 |
三河中学校 |
牟兰 |
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策略的初探 |
二等奖 |
73 |
石柱县 |
重庆市石柱中学校 |
罗马 |
浅析部编历史的教学立意 |
二等奖 |
74 |
铜梁区 |
永嘉中学 |
郑伦 |
为有源头活水来——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教学的一些体会 |
二等奖 |
75 |
潼南区 |
重庆市潼南区巴川中学 |
苏航 |
依靠课堂,润核心素养,如何构建一堂历史好课——以《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》一课为例 |
二等奖 |
76 |
潼南区 |
重庆市潼南实验中学校 |
李浩然 |
立足部编历史教材 培养学生家国情怀——以部编七年级历史教材为例 |
二等奖 |
77 |
万盛经开区 |
49中 |
杨顺义 |
历史“教学立意”的实践与思考——谈“以习近平经典语录进行教学立意”的探索 |
二等奖 |
78 |
万州区 |
江南中学校 |
冯地春 |
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价值引导 |
二等奖 |
79 |
万州区 |
瀼渡学校 |
向波 |
初中历史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探析 |
二等奖 |
80 |
秀山县 |
秀山县实验初级中学校 |
罗时兵 |
谈学案导学在乡村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的困难及策略 |
二等奖 |
81 |
酉阳县 |
李溪初级中学校 |
冉光付 |
浅谈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“三步曲”的有效实践 |
二等奖 |
82 |
酉阳县 |
酉州初级中学 |
马强 |
初中历史学科导入课要做到“四有”——浅谈第一堂初中历史课的教学 |
二等奖 |
83 |
酉阳县 |
酉州初级中学 |
冉敏 |
初中历史时空观念有效教学策略初探 |
二等奖 |
84 |
渝北区 |
渝汉中学校 |
蒋世平 |
让历史教学肩负起新时代的使命——《海峡两岸的交往》教学设计与核心素养的培养初探 |
二等奖 |
85 |
渝北区 |
重庆巴蜀常春藤学校 |
蒋经纬 |
重庆地方史资源在七年级历史教学中的渗透初探 |
二等奖 |
86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裘钧雅 |
浅谈当代人本主义教育思潮下历史教学改革 |
二等奖 |
87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刘丽 |
品出历史“生活”的味道——浅谈初中历史生活化教学的应用 |
二等奖 |
88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刘丽 |
让“体验历史”触动学生的心灵——以川教版《新文化运动》的教学为例 |
二等奖 |
89 |
渝北区 |
重庆八中 |
刘丽 |
让史料“说话”,让历史鲜活——以《美国的独立》为例 |
二等奖 |
90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|
王晨 |
信而有征,论从史出——从“北宋政治”探究初中历史史料实证意识的培养 |
二等奖 |
91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 |
樊钊珣 |
整合资源,有效设问,助力学生建构知识体系——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《宋代的经济发展》为例 |
二等奖 |
92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|
陈翠容 |
探求历史的真实:历史记忆与教育实践的结合——以人教版《三国鼎立》为例 |
二等奖 |
93 |
云阳县 |
天景初级中学 |
王道德 |
初中历史教学与时事新闻结合初探 |
二等奖 |
94 |
长寿区 |
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|
黎玉梅 |
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|
二等奖 |
95 |
秀山县 |
秀山教师进修学校 |
张金堂 |
初中历史时空观念素养培养策略初探 |
二等奖 |
96 |
巴南区 |
融汇清华实验中学校 |
李万晖 |
解读 思考 转变——部编初中历史教材教学实践探微 |
三等奖 |
97 |
巴南区 |
重庆市大江中学校 |
徐倩 |
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 |
三等奖 |
98 |
巴南区 |
安澜镇中心学校 |
胡小娜 |
论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文化的构建 |
三等奖 |
99 |
巴南区 |
重庆市实验中学 |
杨少轩 |
“史料实证”教学真伪辨——观课: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与后果》有感 |
三等奖 |
100 |
北碚区 |
兼善中学蔡家校区 |
康宇 |
发挥历史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——以《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》教学设计感悟 |
三等奖 |
101 |
城口县 |
职教中心 |
李玉 |
浅谈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|
三等奖 |
102 |
城口县 |
明通中学 |
杜昆阳 |
浅谈初中历史学习的时空观念 |
三等奖 |
103 |
大足区 |
回龙中学 |
李加强 |
丰富历史知识背景,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|
三等奖 |
104 |
大足区 |
重庆市大足城南初级中学校 |
翁益和 |
浅谈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课的情景式教学 |
三等奖 |
105 |
垫江县 |
垫江第五中学 |
余登清 |
因势利导 立德树人——浅谈如何发挥初中历史课堂的育人功能 |
三等奖 |
106 |
丰都县 |
名山街道初级中学校 |
杜晓翠 |
浅议初中历史教学中幽默语言表达的重要性 |
三等奖 |
107 |
奉节县 |
实验中学 |
周腊娜 |
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实施学生合作探究环节 |
三等奖 |
108 |
奉节县 |
夔门高级中学校 |
黎玉方 |
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探究式教学 |
三等奖 |
109 |
涪陵区 |
涪陵十四中 |
陈建 |
重庆历史与部编历史教学融合之我见 |
三等奖 |
110 |
涪陵区 |
涪陵外国语学校 |
高雨薇 |
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 |
三等奖 |
111 |
江津区 |
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|
林晨晶 |
基于核心素养的初衷历史课堂教学实践——以统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9课《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》为例 |
三等奖 |
112 |
江津区 |
凤场学校 |
涂小伟 |
巧设历史情境,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|
三等奖 |
113 |
江津区 |
重庆市江津中学校 |
邹富容 |
初中历史教学中关于运用史料的研究——以统编版初中历史教材为例 |
三等奖 |
114 |
九龙坡区 |
重庆市六十五中学 |
朱雪梅 |
图片史料在初中教学中的运用——以《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》为例 |
三等奖 |
115 |
九龙坡区 |
重庆外国语学校 |
蒋德勇 |
从西方宗教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看义和团运动的爆发——浅谈部编版《中国历史》八上教材一段话的理解 |
三等奖 |
116 |
梁平区 |
重庆市梁平区第一中学校 |
李步桐 |
初中阶段儿童史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 |
三等奖 |
117 |
梁平区 |
梁山初中 |
江玉华 |
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策略》 |
三等奖 |
118 |
梁平区 |
明达镇中学 |
张林 |
历史教学策略的探究 |
三等奖 |
119 |
梁平区 |
西南大学附属重庆市梁平实验中学 |
刘玲 |
以《百家争鸣》为例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构建 |
三等奖 |
120 |
两江新区 |
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 |
郑凤 |
浅谈如何与时俱进巧妙立意优化教学设计 |
三等奖 |
121 |
两江新区 |
星辰初级中学校 |
王庭玉 |
聚焦时空观念,以课堂促培养 |
三等奖 |
122 |
两江新区 |
礼嘉中学校 |
廖伟亚 |
“史料实证”核心素养落点初中历史课堂——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4课《明朝的统治》为例 |
三等奖 |
123 |
两江新区 |
两江巴蜀中学 |
王文利 |
新媒体教学应用对构建灵动历史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|
三等奖 |
124 |
南岸区 |
南开融侨中学 |
周俊 |
巧用情境设计,实现有效教学,提升历史智慧 |
三等奖 |
125 |
南川区 |
重庆市南川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 |
张荀 |
我对中学历史课改的体验与几点思考 |
三等奖 |
126 |
南川区 |
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 |
王永胜 |
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历史高效课堂 |
三等奖 |
127 |
南川区 |
重庆市南川区北京师范大学南川附属学校 |
陈雪梅 |
我与中学历史课改的2018年 |
三等奖 |
128 |
彭水县 |
思源实验学校 |
刘世莲 |
浅议中学历史课堂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|
三等奖 |
129 |
彭水县 |
桑柘中学 |
向爱伟 |
情境体验式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探究和运用 |
三等奖 |
130 |
彭水县 |
汉葭中学校 |
陈静 |
新课标 新教材 新策略——新时代初中历史教学策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31 |
綦江区 |
綦江区柴坝学校 |
白荣国 |
创设适合发展学习目标,引领提升历史核心素养 |
三等奖 |
132 |
綦江区 |
中峰中学 |
陈毅 |
浅谈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策略 |
三等奖 |
133 |
綦江区 |
赶水中学 |
江清礼 |
农村初中部编历史新教材教学的困惑与思考 |
三等奖 |
134 |
黔江区 |
重庆市黔江民族中学校 |
卢魁峰、李静 |
培育学生“四爱”,渗透“家国情怀” |
三等奖 |
135 |
黔江区 |
南海中学 |
谭光利 |
农村初中历史学科教学滞后原因及对策 |
三等奖 |
136 |
荣昌区 |
宝城中学 |
曾红梅 |
浅析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史料教学 |
三等奖 |
137 |
荣昌区 |
荣昌区大成中学 |
陈娟 |
浅谈历史小故事在教学中的建议 |
三等奖 |
138 |
荣昌区 |
重庆市荣昌中学校 |
刘蕾 |
关于历史课堂教学活动有效性的思索——以川教版“第一次工业革命”一课为例 |
三等奖 |
139 |
荣昌区 |
宝城初级中学 |
郭宽军、唐生超 |
初中历史辽宋夏金元时期复习策略初探 |
三等奖 |
140 |
荣昌区 |
荣昌中学校 |
唐宗富 |
《艰辛探索与建设成就》一课的教学策略探究 |
三等奖 |
141 |
沙坪坝区 |
重庆南开中学 |
何良骥 |
初一部编历史教材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初探 |
三等奖 |
142 |
沙坪坝区 |
重庆一中 |
王元元 |
初中《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》教学设计 |
三等奖 |
143 |
沙坪坝区 |
重庆一中 |
姚晓会 |
例谈历史活动课在教学中的开展和作用——《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》教学谈 |
三等奖 |
144 |
石柱县 |
大歇中学 |
汪万贵 |
例说历史教学中高效课堂的构建 |
三等奖 |
145 |
石柱县 |
民族中学校 |
温万华 |
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|
三等奖 |
146 |
石柱县 |
悦崃中学 |
杨成双 |
义务教育课标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——以川教版《红军长征》一课为例 |
三等奖 |
147 |
铜梁区 |
铜梁巴川初级中学校 |
胡良秀 |
借用思维导图,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“历史解释”的落实 |
三等奖 |
148 |
潼南区 |
玉溪中学校 |
廖英竹 |
浅谈对新教材的理解及在教学中的实践感想 |
三等奖 |
149 |
潼南区 |
柏梓初级中学校 |
刘卫红、张洁 |
用故事引领历史课堂 |
三等奖 |
150 |
万盛经开区 |
重庆市进盛实验中学 |
杨波 |
巧用历史教材配图,提高课堂教学效率——以部编版教材八年级下册为例 |
三等奖 |
151 |
万盛经开区 |
子如中学 |
李德斌 |
基于学科特点,注重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——浅谈2011版初中历史课程标准 |
三等奖 |
152 |
万盛经开区 |
关坝中学 |
文晓 |
浅谈部编初中历史教材新授课教学设计的方法——以部编版七年级上《秦末农民大起义》一课为例 |
三等奖 |
153 |
万州区 |
万州第二高级中学 |
付文金 |
小议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研究 |
三等奖 |
154 |
巫山县 |
巫峡初级中学 |
田继辉 |
基于深度学习视角改进初中历史教学策略 |
三等奖 |
155 |
巫山县 |
官渡初级中学 |
黄启林 |
农村历史活动课教学探究 |
三等奖 |
156 |
巫山县 |
双龙学校 |
万莉 |
农村中学历史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|
三等奖 |
157 |
巫溪县 |
思源实验学校 |
夏云发 |
优化 整合 创新——部编版初一历史教材教学策略探究 |
三等奖 |
158 |
巫溪县 |
巫溪县大河初级中学校 |
沈秀林 |
浅谈新课改下的初中历史教学实践 |
三等奖 |
159 |
巫溪县 |
白马中学 |
朱彪 |
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的作用 |
三等奖 |
160 |
武隆区 |
桐梓中学校 |
徐玲 |
刍议新课标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|
三等奖 |
161 |
武隆区 |
土坎中学 |
王桂香 |
利用历史作业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|
三等奖 |
162 |
武隆区 |
实验中学 |
罗意 |
统编义务教育初中历史新教材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
三等奖 |
163 |
秀山县 |
秀山县实验初级中学校 |
龙萍 |
浅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生活化素养的策略 |
三等奖 |
164 |
永川区 |
永川区何埂镇初级中学校 |
余婷婷 |
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|
三等奖 |
165 |
酉阳县 |
实验中学 |
蒋胜富 |
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历史插图教学的策略 |
三等奖 |
166 |
渝中区 |
求精中学 |
王梅 |
在历史学习中汲取人生智慧——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》教学反思 |
三等奖 |
167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二十九中学校 |
雷晓容 |
由教学立意看核心素养的培养——听“辽、西夏与北宋的并立”一课有感 |
三等奖 |
168 |
渝中区 |
重庆市第五十七中学校 |
张欢、秦丽 |
“史料-问题”教学,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途径——以部编七年级下册《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》一课的教学设计为例 |
三等奖 |
169 |
渝中区 |
重庆市求精中学校 |
穆超 |
多元一体,共同发展——《辽、西夏与北宋的并立》教学策略 |
三等奖 |
170 |
云阳县 |
重庆市云阳双江中学校 |
金前伟 |
素质教育革新理念发展背景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 |
三等奖 |
171 |
云阳县 |
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 |
郭丹 |
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传统文化——课例分析《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》 |
三等奖 |
172 |
云阳县 |
云阳县第一初级中学 |
姜洲 |
历史课必须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|
三等奖 |
173 |
长寿区 |
江南九年制学校 |
王北钦 |
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打造高效课堂 |
三等奖 |
174 |
长寿区 |
长寿实验中学 |
石勇 |
浅谈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|
三等奖 |